文‧郭漢丞 圖‧郭振榮

這不是我第一次試聽Sonus Faber Aida了,但把Aida與McIntosh配在一起,倒是第一次,這次來到映象音響二樓聽這兩強組合,確實是很新鮮的組合。
 

最高8000瓦瞬間輸出

奇怪,為什麼以前很少遇見Sonus Faber與McIntosh的搭配?心底納悶著,想想這可能和大多數音響迷的「既定印象」( Stereotype)有關,McIntosh早年以真空管機出名,像是240或275真空管後級,不單是二手市場非常搶手,價格一枝獨秀,甚至原廠到現在還推出復刻,可見McIntosh對許多發燒友而言,還保有真空管溫暖的形象。不過,現在的McIntosh已經不一樣了!他們雖然還繼續推出若干復刻版的真空管機,但實際上他們已經越來越接近晶體機的世界,而這次我在映象試聽的MC2KW,就是晶體後級的「超級力士」:最高8000瓦瞬間輸出,簡直是功率發電機了!所以,如果您對McIntosh的印象還是溫暖的真空管機,那麼這個「既定印象」可得要更新了!

MC2KW這部後級,就算是我從事音響評論工作也很難得聽,和大多數音響迷一樣,我大概都是在音響展上聽到MC2KW的表現。不過在映象這次聽MC2KW倒是第二次近距離賞玩,前一次在高雄富豪音響,那次並不是寫評論,而是舉辦音樂講座,那時候聽的是「馬勒第一號交響曲」,兩個小時的音樂講座用MC2KW驅動Dynaudio Consequence UE,把馬勒那種「交響曲就是一個世界」的內涵,表現得淋漓盡致,絕佳的控制力,把傳說中不怎麼好推的Consequence UE治得服服貼貼的。那是我第一次「玩」MC2KW那麼久,印象深刻。

六件式設計
 


嘿, 電源一箱不夠裝變兩箱,我們又不是在搬家,總編在說笑話吧?抱歉,這就是McIntosh的線路設計創意所在。MC2KW採全平衡設計,所以正半波與負半波各自有1000瓦的功率放大線路,把正負半波加起來,功率就是紮實的2000瓦了。好,我想您猜到了,1000瓦的功率放大線路分別給正負半波,所以這兩個線路各自獨立供電,電源供應就自然分成兩箱了。這每一箱電源有多大能耐?每一個電源箱提供430焦耳供電。MC2KW其實還不用真的去玩,用看的就覺得威猛無比。六件式設計的MC2KW,每一個機箱都碩大無朋,在映象音響把MC2KW一字排開,更顯威猛。咦?為什麼是六件式設計?一般把放大線路和電源供應分離,再加上單聲道設計,不就應該是四件嗎?怎麼多了兩件?McIntosh的線路設計真的有創意,要達到持續功率2000瓦(這也是2KW的名字由來)功率,電源供應絕對要充足,可是要在一個機箱裡面塞龐大的變壓器,怎麼樣也很難到達持續功率2000瓦。怎麼辦?那就用兩個機箱裝電源吧!

 

廣告

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,MC2KW依然是傳統Clean box/Dirty box的分離式設計,把可能造成干擾汙染的電源供應獨立出來,這樣才不會影響放大線路,保留最純粹的音樂訊號。不過要做全平衡線路,連電源供應都獨立為正負半波,設計並不是最難的地方,而是要怎麼精選電子元件,才能將誤差降到最低,不然全平衡線路的好處沒有享受到,反而會被正負半波銜接的誤差劣化聲音。這當中藏著的自然是McIntosh的技術,不單是設計,還包括嚴謹的製作。
 

MC2KW的獨立電源箱,每一個電源箱提供430焦耳供電。

 

身形粗壯的MC2KW重量也相當驚人,1個後級重量55.8公斤、2個電源箱重量57.6公斤,六件加起來的重量超過226公斤之多。

 

搭配McIntosh C1000T真空管前級

2000瓦的MC2KW後級,稱得上無堅不摧,搭配MC2KW的前級也是McIntosh旗艦C1000,這是兩件式設計的前級,但是總共分為三個型號,分別是C1000C、C1000T與C1000P。什麼意思?C1000C的C代表Controler,也就是面板上有旋鈕與顯示面板的那一部,這裡面還包括電源供應。放大線路擺在另一個機箱,型號分為C1000P與C1000T,P是晶體線路,T則是真空管前級,您可以組合搭配。假如真空管和晶體機您都喜歡,還想三不五時來個混搭,三件買齊了也無不可,但我想大多數人會針對自己喜歡的口味,選擇真空管的C1000T或晶體的C1000P,試聽當天搭配的則是真空管放大的C1000T,我想還是很多人無法忘情McIntosh的真空管機吧?

且慢,雖然C1000T的放大線路,從正面就可以看得出真空管的樣貌,可是這部真空管前級實際上也是Hybrid混合式線路。C1000T的第一級放大是晶體線路,然後第二級放大採用12 AX7。混搭設計有什麼好處?第一級使用晶體放大,可以達到更好的訊噪比,倍率也容易拉高,這樣第二級放大就可以省一點力,放大倍率可以適度降低,背景噪訊也會更低、更安靜,可是依然保留著真空管的適度暖意。
 

McIntosh McIntosh旗艦真空管前級C1000T,採Hybrid混合式線路設計,第一級放大是晶體線路,然後第二級放大採用12 AX7。

兩件式C1000加上六件式MC2KW,這全套McIntosh旗艦加總起來,浩浩蕩蕩八部機器,好生壯觀。不光是機箱的體積,McIntosh從來沒有忘記,他們最迷人的設計要算是藍色錶頭了。類比指針式的功率錶,不光是McIntosh一家做,很多廠家都有,可是做得最漂亮的,要算是McIntosh和Accuphase了,而這兩家器材錶頭的辨識度也非常高,McIntosh走藍色系,Accuphase走鵝黃色系,您絕對不會認錯。這全套C1000配MC2KW擺在家裡,聽音樂的時候把燈光調暗,McIntosh的「藍色魅力」馬上浮現,真漂亮啊!McIntosh的「藍色魅力」

 

McIntosh的藍色比指針式的功率錶還真漂亮啊!

另一個發聲的主角Aida,有兩項重要的特異功能,就是背後的音場調整與高低頻補償。關於Aida的詳細評論,讀者們可以參考我在海山音響試聽的報導,不過Aida這兩項設定因人而異,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,純粹是個人喜好。這道理和頂級料理一樣,就算米其林三星的佳餚,也少不了胡椒和鹽做調味,可是廚師雖然厲害,顧客的口味還是濃淡有別,有時候加點鹽更合口味,Aida的調整功能也是如此,設定沒有絕對,純看個人喜好。Souns Faber Aida的特異功能

 

本次試聽的發聲主力Souns Faber Aida落地喇叭,身高172.5公分,重量一對高達330公斤。

把頻率補償調整OK之後,我接著動手調整音場設定,這個順序很重要,頻段均衡優先於音場設定,而音場設定之後可能頻段均衡會略有影響,但總是先以頻段均衡優先,然後再來調整音場,這是我的小訣竅,不一定每個人通體適用,但野人獻曝也可給讀者們參考。這個音場補償其實就是Aida背後的二音路小喇叭開關,原本的設定是1,我的調整通常是直接關掉聽一次,然後開到5(最大)聽一次,找出全開與全關的差異,代表音場調整的最大範圍,然後慢慢切換比較,最後我調整在2。音場調整的要領是盡量讓音場達到深遠寬闊,但是不能影響音像形體的清晰度與結像力,可是這些調整目標,其實都是「形容詞」,所以要多好的結像力?要多深的音場,口味真的是因人而異,我的設定只是讓讀者作參考。我設定Aida「特異功能」的順序,從頻率補償開始,原本映象的設定是把低音調整到High,中高音設定在Med,我試著用「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三重奏」的第一樂章,反覆試聽前面一小段音樂,切換不同檔位的音色變化,最後我全部設定在Low,意思是說讓分音器的補償最小。

 

從喇叭背面可以看到音場調整與高低頻補償旋鈕,設計技術很難,但使用起來卻是很簡單,幾段切換玩玩看,大大提升Aida對空間的適應力。

McIntosh旗艦驅動Aida,是什麼樣聲音走向?那是厚實渾圓,超高密度的音樂質地,音像表現略大,可是密度很足,不會虛胖,真實之外還增添一份溫暖的美感。而2KW的控制力非常好,簡直如入無人之境,根本不需要擔心後級夠不夠力。厚實渾圓、超高密度的音樂質地

 

 

 

我從「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三重奏:獻給一位偉大藝術家」開始聽起,室內樂當然難不倒MC2KW,我聽的是前後級搭配喇叭的質地。大功率後級驅動不必擔心,但最怕功率大了,質地卻變粗了。我聽的是阿格麗希、克萊曼與麥斯基合作的DG版,阿格麗希的手法走得慢,鋼琴的詮釋為音樂淡淡的憂鬱定了調,大提琴隨後跟上,McIntosh與Sonus Faber合體展現的大提琴真是迷死人,濃郁芬芳,拖著尾巴的餘韻,剛好烘托著明亮的小提琴進來,在大提琴與小提琴交織的旋律之後,鋼琴才真正以主角之姿主導。與大提琴、小提琴對比,鋼琴的琴弦敲打,揮去了弦樂的濃郁,展現剛強風貌。整套系統恰如其分地呈現各種樂器的質地,而且讓鋼琴三重奏有著水乳交融的和聲。我已經忘了正在聽音響系統,而是把情緒帶到當年錄製這張唱片的錄音場景。

將聆聽者的思緒帶回錄音現場

是的,頂尖的音響系統雖然昂貴,但是如果它們能夠把聆聽者的思緒帶回錄音現場,那再昂貴的音響系統也值得了!柴可夫斯基聽罷,我在拿出一張鋼琴獨奏,那是「辻井伸行卡內基音樂廳現場」,第一首聽的是貝多芬「熱情」鋼琴奏鳴曲。導奏非常精彩,那是一連串問答句,問得很輕,回答卻很猛烈。Aida在C1000與MC2KW驅動下,弦樂表現得溫柔,但鋼琴則保有厚重的份量,而且通透度夠好,把鋼琴的強弱對比深刻地重現,這樣您才聽得出貝多芬「熱情」的力道。不止如此,厚實寬廣的鋼琴還能維持乾淨俐落的速度,您可以感受辻井伸行每一個觸鍵細部的表情,豐富的細節包括辻井伸行演奏時的呼吸聲。為什麼特別提到呼吸聲?辻井伸行天生全盲,他在演奏時會不自覺身體晃動,那是全盲者感知空間的韻律,呼吸也跟著這些律動,還有貝多芬「熱情」的旋律起伏,一起晃動著。沒錯,擁有Aida與頂級McIntosh,您可以輕鬆掌握這豐富的錄音細節,彷彿真的到了卡內基廳一般。

行雲流水般的低頻律動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我用「接近現場」的音量聆聽,MC2KW推起Aida真的是舉重若輕,輸出功率幾乎不超過20瓦指針大約就在功率錶的中央晃動著。不得不承認,McIntosh的錶頭真是迷人,每一次跳動,都跟隨在鋼琴的觸鍵之後跳動的比例和鋼琴演奏的份量一致,這又是另一種賞玩音響的樂趣。

我接著用老虎魚的「DMM-CD/SACD Vol.1」,試試低頻的能耐。第一軌Chris Jones的「No Sanctuary Here」,有著強悍的低頻能量,很多系統都能表現出充沛的低頻量感,那是錄音當中本來就有的,可是要控制良好,掌握厚實與密度,還要兼顧速度感的優質低頻,那可就考驗音響系統的能耐。McIntosh推 Aida如何?很微妙,低頻量感很多,可是說停就停,馬上凍住空氣,然後迸發出下一個低音貝斯的音符,展現低頻流動的韻律,如行雲流水一般,還帶有Sonus Faber一貫略帶溫柔的面貌。

再來一張低頻考驗片,拿出dmp的「三輪車」,試試看帶著溫柔勁道的Aida,可不可以猛暴起來。沒問題,大音量下依然維持輕鬆自在,有如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,這時候的MC2KW,瞬間Peak也只「接近」200瓦,可是龐大的音壓與雄渾的低頻,依然維持著穩定的音像,後半段打擊樂花俏的Solo,更是活靈活現。Aida的低頻依然帶有略為柔軟的面貌,軟中帶Q,是很舒服的低頻聲浪。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漂亮的中高頻延伸

我在映象還聽了哪些唱片?還有陳明章的「一堆吉他」,裡面有許多耳熟能詳的廣告曲。這張專輯聽的是吉他和人聲,因為是錄音室作品,所以錄音背景很乾淨,內中的吉他撥弦富有真實感,我講的是吉他的錄音音像又大又真,您還可以試著辨認不同吉他的音色差異。像是麒麟啤酒廣告配樂的九份篇,吉他solo要鏗鏘有力,每一根弦都要清晰有光澤,Aida的中高頻延伸很漂亮,而且一樣有著溫柔的表情。又像是門神篇裡面的笛子,清亮中透著吹笛子的氣音,配上吉他撥奏和弦,Aida把笛子的共鳴表現得很好,高亢而不刺耳。在音響上,曲笛是很難表現的樂器,高頻能量感足了,很容易覺得刺激尖銳,可是用Aida與McIntosh大聲聽,一點也不吵,真是不簡單。「一堆吉他」裡面還有許多錄音室裡面隨性的吟唱的片段,Aida呈現的相對位置很有趣,不知道是錄音室即時錄下來,還是後製混入,不管如何,我一邊在映象聽著這張唱片,一邊好奇著:,他們錄音的時候有沒有一邊喝著麒麟啤酒,這樣錄音會不會把啤酒味道錄進去?

層次分明的音樂能量

這趟在映象音響試聽Aida與McIntosh搭配,最後的試金石祭出了「布蘭詩歌」,我帶在身上的是拉圖指揮柏林愛樂的版本,這是一首大曲子,而且不僅交響樂,還加上龐大的男女混聲合唱團,在這套頂尖的音響組合當中,人聲合唱的中頻飽滿厚實,和聲結構穩固,映象二樓開闊的空間,讓我可以放心地摧音量。McIntosh前後級推起Aida,交響樂團的聲部一片片地展開層次分明的音樂能量,弦樂群、銅管群、木管群與打擊樂呼應著,人聲合唱氣勢磅薄,在映象的大空間裡,開闊的音場讓喇叭消失在空間當中,描繪出具體而微的音場。是啊!這樣聽「布蘭詩歌」,那才真叫聆聽的享受!

或許,C1000、MC2KW與Aida的組合,僅限於少數負擔得起的愛樂者,可是這般在溫暖厚實中呈現的音樂真實感,值得愛樂者當作追求的目標,玩音響的路途上,Aida配上McIntosh旗艦不也是人生最美的夢之一?

 

Aida的採用稱為「Arrow Point」的DAD高音單體,這款稱為29 XTR-6的高音單體,振膜尺寸為29mm,內部設計了特殊阻尼,以消除諧振,配備釹磁鐵引擎,還有原木材質的空腔,以機械消除諧振。

 

中音單體型號稱為M18 XTR-08,振膜尺寸是180mm,一樣搭配強力釹磁鐵引擎,採短音圈、長磁隙設計,內置Kellog/Goeller銅環,喇叭金屬框體直接CNC車製。

 

Aida的喇叭端子,看起來雄壯威武,用起來也很順手,輕輕鬆鬆就能將喇叭端子鎖緊。

 

 

 

 

器材規格

Sonus Faber Aida
型式:3.5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
頻率響應:20Hz~35kHz
靈敏度:92dB(2.83V/1m)
阻抗:4歐姆
尺寸:1725×482×780mm(H×W×D)
重量:330kg/對
參考售價:5,100,000元(對)

MacIntosh MC2KW
型式:單聲道六件式後級擴大機
輸出功率:2000瓦@2、4、8歐姆
總諧波失真:0.005%
訊噪比:123dB(非平衡)、127dB(平衡)
阻尼因數:大於40
頻率響應:20Hz~20kHz(+0/-0.25dB)、10Hz~100kHz(-3dB)
尺寸:45.09 x 31.27 x 62.54cm(W x H x D)
重量:55.8kg(1後級)、57.6kg(2電源箱)
參考售價:4,200,000元(六件式)

MacIntosh C1000T
型式:真空管前級擴大機
失真:0.08%
頻率響應:15Hz~100kHz(+0/-3dB)
最大輸出電平:16/8V RMS
輸入阻抗:44k歐姆(平衡)、22k歐姆(非平衡)
訊噪比:93dB
參考售價:1,100,000元(二件式)
 

原文連結: http://review.u-audio.com.tw/reviewdetail.asp?reviewid=725

身形粗壯的MC2KW重量也相當驚人,1個後級重量55.8公斤、2個電源箱重量57.6公斤,六件加起來的重量超過226公斤之多。